最近全球芯片圈炸了个小惊雷,一家叫 “安世半导体” 的公司,被荷兰、美国轮番 “盯上”,中国也出手反制,最后连股市、欧洲车企都受了牵连。这事看着绕,其实捋一捋特别好懂,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。
先搞清楚主角:安世半导体不是纯外资,它是中国 “闻泰科技” 在 2019 年买下的核心资产,简单说就是 “中资控股的国际芯片公司”,主要做功率半导体(手机、汽车里都得用),2024 年一年就赚了 147 亿多,生意做得挺稳。
第一步:荷兰先 “动手”,理由有点站不住脚
今年9月30号,荷兰政府突然对安世下了 “管控令”,连带着闻泰科技旗下30家关联公司一起受影响。具体干了啥?说出来挺狠:
钱和资产冻住了:未来1年,安世的资产不能随便调、专利不能转、连员工岗位都不能随便换;
管理层被“夺权”:荷兰法院还下了三个裁定 —— 把闻泰创始人张学政在安世的职务停了,安世的核心股权交给第三方 “代管”,甚至派了个外国董事来管重大决策,等于把安世的核心控制权暂时拿走了。
荷兰给出的理由是 “公司治理有问题”“要保护供应链安全”,但这说法谁都不信。为啥?安世被闻泰收购后一直好好运营,今年上半年光中国市场就贡献了近一半收入(48%),没出过啥乱子,荷兰却拿出几十年前冷战时的《物资供应法》当依据 —— 这老法律本来不是管现在高科技行业的,明眼人都看出来,背后少不了美国的影子。
第二步:美国在背后 “递话”,这招叫 “长臂管辖”
其实荷兰敢这么干,核心是美国在推。早从去年 12 月开始,美国就把闻泰科技列进了 “实体清单”(相当于给企业贴了 “限制标签”);到了今年9月,美国又出了个新规矩 ——“关联方规则”,简单说就是 “只要被我们列黑名单的公司,控股超过 50% 的子公司也得受管”。
安世是闻泰 100% 控股的子公司,刚好撞枪口上。更绝的是,安世的法务官和两个高管还反过来告闻泰,要求把持股降到 50% 以下,好躲开美国的限制,结果荷兰法院还真支持了。这波操作下来,等于美国隔着大西洋 “管到了中国公司的子公司”,典型的 “伸手太长”。
第三步:中国精准反制,打在安世的“要害”上
面对这事儿,中国也没含糊。10 月 4 号,商务部直接发了公告:禁止安世在华的子公司和合作分包商,出口特定的芯片成品和组件。这招看着简单,其实特别 “准”:
打在产能上:安世在广东有个 8 万平方米的大工厂,专门做芯片的封装组装,是它全球供货的关键,禁令一上,这部分产能对外就卡住了;
打在市场上:安世近一半收入来自中国,中国一限制出口,它的营收和全球供货能力直接受影响 —— 荷兰不是说 “保护供应链安全” 吗?这下反而让它自己的供应链出了问题。
风波闹大了:股市跌了,欧洲车企慌了
这事儿一发酵,连锁反应马上就来:
股市先 “跳水”:10 月 10 号开始,安世的芯片就被疯抢,报价都停了;10 月 13 号闻泰科技股票重新开盘,直接跌到底(跌停),公司市值一下子少了不少;
欧洲企业慌了:安世是很多欧洲汽车、消费电子企业的芯片供应商,现在供货受影响,这些企业可能要面临 “缺芯” 的麻烦;
安世急了:赶紧启动危机应对,一边找中国政府争取豁免,一边协调其他国家政府想办法,试图把影响降下来。
这事说到底:别把生意搞成 “政治博弈”
现在大家都看明白了,稀土、光刻机、功率半导体这些关键行业,已经成了国际上博弈的 “筹码”。但芯片行业是全球化的,你卡我的脖子,我限制你的供货,最后受伤的是整个产业链 —— 欧洲车企缺芯、中国企业受损、全球供应链动荡,谁都没好处。
所以现在行业里的共识特别一致:别把商业和政治绑在一起,让芯片供应链 “去政治化”,大家好好做生意,才是正经事。至于安世的股权代管、中美接下来的谈判,这事还没结束,但它给所有中国 “走出去” 的科技企业提了个醒:海外运营得提前防着地缘政治的风险,不然很容易被 “盯上”。
电话:0755-83761193
E-mail:sz@best-dz.com
工厂地址:深圳市龙岗区龙岗大道8288号深圳大运软件小镇45栋
Copyright © 2025 深圳市百斯特电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197912号-7